后世番外(1 / 3)

书名: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 作者:糖中猫 字数:6383

某个论坛里,出现了这么一个帖子。
几乎是立刻,不少人就涌了进来。
这话一出,立刻就有人说起来了。
聊着聊着,这个话题就跑偏了。
一群人讨论着讨论着,话题很快就转到了民国时期哪个作者产出量最大的问题上。
一群工作党争来争去,学生党奄奄一息:
在他们自顾自的聊到了一百多层时,楼主终于姗姗来迟。
几秒钟的静默后,有人回复:
楼主:
楼主得意洋洋,等待着大家赶紧问他详细信息。
没想到等了一会,不光没有等来催促询问,反而等来了一堆人的唾弃。
没一会儿,这个帖子就在众人的举报下被封禁。
那些只是随便聊聊的倒是还好,这件事过去之后依旧该做什么做什么,刚刚真情实感聊过的人可就不行了,气的不轻,觉得这楼主完全把自己当成傻子。
还当时那个时代大部分活跃作家都是纪长泽马甲。
他知道写一本书需要多长时间吗?那个时候可是没有键盘,纯手写的,写出来多费劲啊。
这种谎话也编造的出来,真是可笑。
他们气呼呼的不再去想那个傻子楼主,打开手机打算娱乐一下,结果刚点进微博,第一个热搜就是。
嗯?
纪长泽还真的有马甲啊。
虽然刚刚才被耍了一通,但大家还是很有八卦精神的点了进去,试图去看看纪长泽的马甲到底是谁。
结果进了新闻消息居然还没出来,只有这么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评论区里早就吵翻了天,纷纷开始猜测哪个作家是纪长泽的马甲,也有这些作家的粉丝在听到自己粉的作家变成了别人口中的马甲后不爽翻脸,大家猜猜这个猜猜那个,同时还吵成一片,还挺热闹。
一直到了第二天,昨天早早睡觉的人一打开微博就愣了。
居然还在吵。
怎么这么能吵,不就是有马甲吗?
当然了,大部分人还是很理解的,甚至不光是年轻人,不少中年人,甚至爷爷辈的人这次也参与到了吃瓜中。
华国当初能差不多全民识字,这些文章写得。
这一辈年轻人就更加厉害了,他们一个个还成立什么xx先生后援会。
一个个还挺认真跟追星一样,不光逐字逐句的研究先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写,还会在网上控评,看到有骂他们家先生的立刻就上了。
家长们也并不干涉。
有什么好干涉的,这些民国时期的作家一个个都三观正的不得了,爱国爱党爱学习,喜欢自律生活好好上进,一群不定还能带动这些孩子一起上进。
但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民国时期据说这些作家的粉丝就互相谁也看不上谁,一有个什么就开始互相吵,主要还是争执谁才是当时文章写得最好的人。
到了现在,则是变成了争谁才是对华国最有贡献的人。
其中还有许多外国作家的粉丝后援会。
人家说他外国作家不算,他还十分信誓旦旦。
“怎么就不算了,当时如果不是他每天变着法的夸华国,那个国家的民众能这么喜欢华国吗?现在我们两国还是最好的邦交的,华国人去了那都会受到最热烈欢迎,这不也是贡献吗?”
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倒是不急不慌,自家孩子吵不过人家了,就慢悠悠摆手。
“小场面,你们这才是哪里到哪里,想当初我们年轻的时候,隔着网线吵起来了还能直接约现实见面。”
孩子一愣:“爸你们还有这个时候呢,那咋地了?你们真的见面了?还打起来了?我怎么从来没听你说过啊?”
“这种事有什么好说的,你想听啊?那爸给你讲讲,当时啊,我做了七个小时的火车,和我吵架的人坐了八个小时,我还在约定的地方等了她三个小时她才急匆匆过来,我俩当时约好了不见面不吃饭,都饿的不行,所以先去下馆子吃饭,吃完了就搬出我们带来的书和笔记开始辩论。”
孩子;“……”
“你们千里迢迢十个小时不吃饭就是为了面对面辩论???”
家长还挺理直气壮:“不然呢?都打一架?那可不行,我们俩喜欢的作家都不赞同暴力,我们当然也要和平交谈了。”
孩子:“……那后来你们谁赢了?你们之后还有联系吗?”
“她赢了,之后啊,我不服气,硬是和她一起辩了三天三夜,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我们都在面对面的吵,后来还是我先服软。”
孩子一脸嫌弃:“你居然还服软,你怎么这么没骨气,那可是你喜欢的作家啊!”
“你懂得屁,我俩第三天就在一起了,我是她男朋友,我不服软,她不接着和我谈恋爱。”
孩子;“……”
“你不说我妈是你初恋吗?我妈妈知道这件事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